雨后天柱峰(摄影:彭学平)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明代皇帝曾封为“大岳”、“玄岳”,位于中国湖北省丹江中市境内,方圆400公里,主峰天柱峰,海拨高度为1612米,如擎天一柱,拔地冲霄,周围有七十二峰拱立,二十四涧环流,灵岩奇洞幽藏其间,白云绿树交相笼映,蔚为壮观。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游此盛赞“山峦清秀、风景幽奇”,认为“玄岳出五岳上”。
武当山道教建筑,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宋代又有增建。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后,利用道教笼络人心,在皇室的资助下,进一步扩大了建筑规模。明代大兴,朱元璋之子朱棣即帝位后,自永乐十年至二十一年(1412—1424),多次下达旨令,策划营建武当山道教宫观,并派遣工部大臣率军民工匠20万人,在武当山大兴土木,经12年的营建,形式了号称9宫9观、36庵堂、72岩庙的道教建筑群,并派遣道官、道士驻守、修练,使之成为皇朝利用宗教实行思想统治的重要场所。嘉靖三十一年(1552)又进行全面维修,并给武妆山赐名“玄岳”,新建“治世玄岳”牌坊以示旌表,经此次维修,较好地保持了以八宫二观为主体的建筑体系。
同时,皇帝下令拨徒流犯人到武当山拓荒,供养宫观;令均州驻军专一巡视山场,着役洒扫宫观,“设官铸印”以守,封为“大岳太和山”。至此,武当山成为皇家庙观。200多年间,明代每个皇帝都遵从祖制,对全山建筑进行维修和保护,委派亲信内臣进行管理,使之得到很好的保存。建筑群不仅规模巨大,而且整体性强,全山建筑以金殿为中心,宫、观、庵、堂按序列形成不同规制,具有很强的等级观念。由于施工中征集了全国各地的工匠,各种建筑手法在此得以汇集。特别是在建筑选址上,指派著名的风水家进行地形勘测,使这此使建筑物在体量和规模上与环境高度协调,体现了道教玄妙神奇的风格。
武当山古建筑群现存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遇真宫4座宫殿,玉虚宫、五龙宫2处遗址和元和观,复真观以及大量庵堂、神祠、岩庙等,共有古建筑200余栋,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占地100余万平方米。中国政府为保护这一珍贵遗产,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并于1961年成立了武当山文物保管所,对此进行了精心的管理和维修保护。金殿、紫霄宫和玄岳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当山也因拥有这批珍贵的文物和秀丽的自然风光而列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并建立了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按既定规划进行管理。
武当山古建筑群在建筑艺术和建筑美学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有着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内涵,是研究明初政治和中国宗教历史的重要实物见证。
武当山古建筑群,包含有元、明、清三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物,但其建筑体系的形成则在明代初年,由于当时由皇室主持营建,从地形勘测,规划设计到兴工营建等,都有比较周密筹划。据文献记载:在整个营建过程中都曾指派善于勘察地形地风水家(如王敏、陈羽鹏等)进行勘测选址,由工程大臣郭进亲临督工,汇集全国能工巧匠施工营造,因而使整个建筑群极富特色。建筑主体以宫观为核心,主要宫、观建筑在内聚型盆地或山坳台地之上,庵堂神祠分布于宫观邻近地带,自成体系,岩庙则占峰据险,形式“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巨大规模。这种以宫观为核心,用神道连接庵堂、岩庙的建筑布局对明代宗教建筑有普遍的影响。
武当山古建筑群中主要建筑有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复真观及“治世玄岳”石坊等。
1.太和宫,位于天柱峰南侧,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20余栋,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
A.金殿,明代铜铸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位于天柱峰项端一个面积约160平方米的石筑平台正中,朝向为东偏南8度,其全部构件系在北京铸成后,于永乐十四年(1416)九月九日,由运河经南京溯长江、汉水运至本山组装而成。殿之面阔与进深均为三间,阔4.4米,深3.15米,高5.54米。四周立柱12根,下垫宝装莲花柱础;柱上叠架、额、枋及重翘重昂与单翘重昂斗拱,分别承托上、下檐部,构成重檐庑殿式屋顶。正脊两端铸龙吻对峙;垂脊圆和,翼角舒展,其上饰仙人、龙风、狮子、海马、天马等灵禽瑞兽,顺序排列,状极生动;四壁于立柱之间装四抹头格扇门,明间正中两扇门,铸门轴纳于户枢,可以开合;额枋施线刻错金旋子彩画图案,工艺精细;殿内,顶部作平棋天花,铸浅雕流云纹样,线条柔和流畅;地面以紫色石纹墁地,洗磨光洁;屋顶采用“推山”做法,是其重要特点;殿内于后壁屏风之前设神坛,塑真武大帝坐像,披发跣足,著袍衬铠,体态丰润,英姿魁伟;左侍金童捧册,右侍玉女端宝,拘谨恭顺,娴雅俊逸;水火二将,执旗捧剑,拱卫两厢,勇武威严;坛下置玄武一尊,为龟蛇合体,道经谓:赤蛇、玄龟乃水火二次之真相。坛前设香案、置供器。神坛上方,高悬鎏金匾额一方,上铸“金光妙相”四字,系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手迹。殿外檐际,悬盘龙斗边鎏金牌额,其上竖铸“金殿”二字,遒劲刚健,楷法谨严。殿外木栅栅柱,由明清以来信士捐资以铜片包护,其上线刻云龙蹯绕,亦颇精致。殿体各部为分件铸造,遍体鎏金,无论瓦作、木作构件,均按官式法制仿铸,榫卯拼装,结构严谨,合缝精密,毫无铸凿之痕,虽经五百多年的严寒酷暑,风雨雷电侵袭,至今仍辉煌如初。据有关铸造专家鉴定,系采用失腊法(腊模)铸造,显示了我国铸造工业发展的高度水平。堪称现存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灿烂明珠。一九六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古铜殿,位于天柱峰前小莲峰上,元大德十一年(1307)铸,高3米,阔2.8米,深2.4米,悬山式屋顶,全部构件为分件铸造,卯榫拼装,各铸件均有文字标明安装部位,其格扇裙板上铸有铭文记载此殿于元大德十一年铸于武昌梅亭山万氏作坊,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铜铸木结构建筑。
C.紫禁城,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延天柱峰环绕,周长345米,内外均有收分,墙基厚2.4米,墙厚1.8米,城墙最高处达10米,用条石依岩砌筑,每块条石重达500多公斤,并按中国天堂的设想模式建有东、南、西、北4座石雕仿木结构的城楼象征天门,这种建造在悬岩陡壁之上石雕建筑,施工难度大,设计巧妙,对天柱峰上部的山岩起着护基和稳定的作用,是明代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2、紫霄宫,在武当山展旗峰下,方位东南向,是武当山八大宫观中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一处道教建筑。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太和山志》载,紫霄宫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明永乐十一年(1413)重建,明嘉清三十一年(1552)扩建,清嘉庆八年至二十五年(1803—1820)大修。现存建筑29栋,建筑面积6854平方米,中轴线上为五级阶地,由下而上递建龙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圣父母殿,逐次升高,两侧以配房等建筑,分隔为三进院落,构成一组殿堂楼宇、鳞次栉比、主次分明的建筑群。宫的中部两翼,各有一组自成体系的四合院式建筑群,为道人居所。
宫内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最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建在三层石台基之上,每层台基均围以石雕栏杆,台基前正中及左右侧均有踏道通向大殿的月台。
大殿面阔进深各五间,通高18.3米,通面阔29.9米,通进深12米,面积为358.8平方米。共用檐柱、金柱36根,排列有序。中央4根内金柱用材硕大,直径75厘米。柱础为古镜式。明间面阔尺度甚大,为8.4米,与两次间的6.4米相比,为4:3,为少有的实例。
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式大木结构,由3层崇台衬托着,比例适度,外观协调。上下檐以及殿身内槽均施斗拱,下檐为五踩重昂,上檐为七踩单翘重昂,蚂蚱耍头上仍用齐心斗,保持着明初以前的做法。下檐平身科斗拱为溜金作。柱头科斗拱的昂宽17厘米,接近1.6斗口,显示出明代斗拱的特征。
梁架结构用九檩,梁枋用材比较简练经济,其高宽比为5:2.5,仍保持着宋辽以来的用材比例。
大殿前后檐明间及前檐两次间均装五抹头三交六碗格扇门,前檐两梢间砖槛墙上装三抹头格扇窗。两山及后檐次、梢间包砌厚实的砖墙。
殿内金柱斗拱之上,施井口天花,明间内槽有尺度较小的斗八藻井。殿内地面用63厘米见方的平整石铺墁。明间后部建有刻工精致的石须弥座神龛,其中央供玉皇大帝,左右胁侍神像各一躯,均出自明人之手。
紫霄殿的瓦顶全部盖孔雀兰琉璃瓦,正脊、垂脊和戗脊等以黄绿二色为主镂空雕花。装饰题材丰富多彩而华丽,为其他宗教建筑所少见。现紫霄殿北面梁架有下沉现象,梁枋斗拱等构件也有残朽,瓦顶多处漏雨,目前正在整修。
3、南岩宫,位于独阳岩下,山势飞翥,状如垂天之翼,以峰峦秀美而著名。此宫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至至大三年(1285—1310),永乐十年(1412)扩建。现存建筑21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9万平方米。有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皇经堂、八卦亭、龙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门等建筑物。主体建筑天乙真庆宫石殿约建于元至大三年(1310)以前,面阔11米,进深6.6米,通高6.8米,梁、枋、柱、斗拱、门、窗均以青石雕凿而成。顶部前坡为单檐歇山式,后坡依岩,作成悬山式,正脊两端作四爪大吻,张口吞脊,檐下斗拱均作两跳,并出45度斜拱,为常见于辽金建筑斗拱的做法。门窗上部均作尖券连弧装饰,为壶门式样。与河南嵩岳寺塔之门窗的做法相同。龙头香,长3米,宽仅0.33米,横空挑出,下临深谷,龙头上置一小香炉,状极险峻。这种建筑在悬岩之上的石构建筑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4、复真观,位于狮子峰前,现存建筑20栋,建筑面积3502平方米,占地6万平方米,明永乐十年(1412)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观门侧开,顺山势建夹墙复道,状如游龙;中轴线上有照壁、焚帛炉、龙虎殿、大殿、太子殿;左侧道院建皇经堂、藏经阁、庙亭、斋房,随山势重迭错落;其前有五云楼,其楼五层,翼角立柱之上,架设十二根梁枋交叉迭搁,为大木建筑中少见的结构,有一柱十二梁之称。整体布局依山就势,既有庄严肃穆对称型四合院空间,又有江南园林注重幽静曲折多变的形式。
5、“治世玄岳”牌坊,在丹江口市武当山镇东约4公里处,横跨于古均州城到武当山的“官道”与进香“神道”相接的山垭之间,为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故又名“玄岳门”。系石凿仿大木建筑结构,三间四柱五楼牌坊。据《太和山志》记载,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
牌坊由地坪至脊顶通高11.9米,通面阔14.5米。明间与次间之比约为5:3,与徵州明代石牌坊的比例大致相同。坊柱高6.4米,柱下承以奠磉石(柱顶石),柱周设夹杆石以铁箍加固。柱顶架龙门枋,枋下明间为浮雕大小额枋,其下以鳌鱼雀替支撑。次间柱上部出卷草花牙子雀替,承托浮雕上枋与下枋,上、下枋之间嵌夹堂花板,构成明间高敞,两侧稍低的3个门道。正楼架于龙门枋上,明间左右立枋柱,中嵌矩形横式牌匾,其上置单额枋,枋上置斗拱六攒,承托由瓦陇檐板、山花板、花脊板、鸱吻、宝瓶组成的正楼楼顶;次间各分两层架设边楼、云板与次楼,构成宽阔高耸的正楼、夹楼、边楼,由上而下,逐层外展的三滴水歇山顶式的坊楼。中嵌横式牌匾刻嘉靖皇帝赐额“治世玄岳”。
此坊结构设计简练,构件富于变化,全用卯榫拼合,装配均衡严谨。两面对称。比较严格地仿照了木构建筑的做法。坊身通体装饰华丽,雕刻精工。运用线刻、压地隐起、圆雕、浮雕等方法,雕刻了鳌鱼、蟠龙、仙鹤、云气、水浪、如意、卷草和人物等花卉图案。是南方石作牌楼中之佳构,也是明代石雕艺术珍品。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全山各宫观中还保存着铜、铁、木、石各类造像1486件(其中明代以前制品近千件);宋、元、明、清碑刻、摩岩409通;法器、供器682件;以及一批图书经籍等,十份珍贵,亦是重要的文化遗产。